我曾經聽到過一種解決懶惰(也叫做拖延症,procrastination)的方法。它的原理是基於大腦的一項本能,也就是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很困難時,就會自動的想要逃避它以節省腦力。那麼反過來說,當我們把一件事情變簡單時,就可以激起大腦想要去做它的慾望。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容易沉迷於社交 app,因為只要滑滑手指這種簡單的動作就可以看到新的內容。
但是要怎麼樣把事情變簡單呢?那個方法介紹了兩個要素:夠小、夠明確。比如說我們想練英聽,那就是在早上9:00時聽英語節目5分鐘;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,就是睡覺前讀個一頁;想要健身就是每天做一下扶地挺身或仰臥起坐;想要整理房間就是只先整理一小塊區域(比如說桌面)。這些行為因為簡單、明確,大腦知道這個項目很輕鬆、也知道該做什麼,就會傾向去完成它。
我寫程式也是類似這種做法,我不太喜歡花很多時間在設計架構或流程圖上,因為我接到的工作內容常常會因主管們的想法而變動。於是我常先去敲敲幾個指令、試試幾道 python code,然後把初步的迷你結果或觀察到的模式展示給主管們看,幫助他們釐清想法、確立意圖(還有把他們焦慮的心給安定下來)。那些指令和程式碼因為是最微小的片段,並不會給我的大腦造成太多的負擔,因此它很願意去做,甚至有時試驗的過程會讓我感到開心和有趣,因為又學到了一項新技能。
每天我都安排一項能推動專案前進的小項目來完成,最後把試驗過的程式碼和指令全都拼湊在一起,專案就完成了!看著程式自動跑出數據時會有種莫名的滿足感呢~。最後再花點時間把流程和架構畫出來,作成文件存到公司的 wiki 上,結束該項專案。
也許你也可以試試這種方法,看看是否能幫助你在 python 的學習上不再卡關!
Top comments (0)